close



每一齣戲,都有它的時代背景;都有組成這齣戲的社會、文化因素。果然看戲是一窺一國文化最享受的方式。

在台灣,雖說中文是我們的「國語」,但舞台劇上演時,總免不了穿插台語、大陸各省腔調的國語、客家話、原住民腔調國語;隨著社會的演變,現在還有了東南亞腔調的國語、廣東話,甚至英文。儘管如此,國語和台語的戲份通常還是佔了大部分。這是語言的部分。

另外就是社會背景。從我高中認識舞台劇開始,戲劇的內容總和台灣社會現象、政治議題、生活方式,脫不了關係(好像很少和國際社會有關的…)。即使是翻譯國外劇本的戲,也通常會融合台灣社會文化,配合做些修改,免得原本好好的一齣喜劇,觀眾笑不出來,或看到翻譯悲劇,觀眾感動不到!表演工作坊膾炙人口的「這一夜,我們說相聲」和「那一夜」,以及後來的「夜」系列相聲,就融入了台灣語言使用和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政治議題。所以引起觀眾的共鳴。

我很慶幸,台灣演出戲碼的大部分語言和社會背景議題,我都看得懂,也樂在其中。

話說回來,今晚我去看了新加坡戲劇雙年展第二齣戲「Second Link」。別由一組馬來西亞表演團體以舞台演出新加坡文學或詩歌段落;另一組新加坡表演團體,則演出馬來西亞文學或詩歌片段,各自訴說著兩國的歷史背景。每一段都很短。尤其是新加坡表演團體,給觀眾抽將近三十個題目,依照抽出來的題目順序表演。當然,大部分,我都聽不懂,有更多,我不能體會背後的意義。(反正有許多老外也看不懂。)根據節目單,戲裡面提及的議題脫不開:新加坡英文、種族、語言、宗教、同性戀、教育等。

其中有一段主題是原子核能廠(我猜的,因為除了atomic這個字我認得,另外一個自是馬來語),一名華人第一天就職,一名員工介紹同事給她認識:印度人和馬來人。這名員工說:「Good, now we have you, a Chinese. We have one Malay, one Indian, without a Chinese, we are not complete.」接著他又說:「As usual, Chinese do the work, Malay take the credit, and Indian get the blame.」全場哄堂大笑。

照片來源: Singapore Theatre Festival '06 手冊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owging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