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CABARET

1931年。德國柏林。

美國作家克里夫搭火車前往柏林,尋求刺激和靈感;他在火車上認識了一名德國人恩斯特;恩斯特幫克里夫介紹一處便宜的住所,房東是施奈德夫人;施奈德夫人的其中一位房客是賣水果的老闆舒茲,常常送水果給房東夫人;克里夫在柏林認識了在歌舞廳跳舞的英國人莎莉,兩人墜入情網,一起住在向施奈德夫人承租的小防單人房裡……

看似美麗的故事,並非都有完美的結局。

施奈德夫人和水果店老闆舒茲訂婚的那天,恩斯特發現舒特是猶太人!大力反對兩人的婚事(即使施奈德夫人和舒茲不再年輕)!原本喜慶的訂婚聚會,大家開始激動地唱起愛國歌曲,啞然的美國人克里夫、一口英國腔的莎莉,一直自認自己也是德國人、卻被「德國人」認為是猶太人的舒茲,以及赫然發現「愛情無法超越政治環境」的施奈德夫人。

“It is not always a good thing to settle for the lowest apple on the tree – the easiest one to reach. Climb up – a little way. It is worth it! Up there the apples are so much more delicious!” – Herr Schultz, Act II Scene II, Cabaret

這段話是施奈德夫人向舒茲表示要取消訂婚的約定時,舒茲說的話。辛苦摘的水果永遠比輕易就摘下來的水果甜美。舒茲要施奈德夫人要有信心、要有勇氣,他相信,只要兩個人在一起,一切苦難都會過去….

這兩個人不是主角,他們的小故事卻最為真實動人!有多少人曾滿懷信心、樂觀克服當前的困境?大多是屈就了吧?就像故事裡的施奈德夫人一樣,她終究選擇了當個「真正的德國人」,選擇繼續過著她原本習慣、一個人好好的生活,放棄她的晚年愛情。

舞孃莎莉也不敢選擇跟克里夫到美國去過另一種生活,她害怕改變現狀,不知道現狀有什麼不好!她總夢想著事業生涯會有一番不同,卻不願面對自己其實只不過是過著出賣肉體的日子。她有夢想、很樂觀,她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!



2006年。新加坡。

今天的你我,和1931年柏林的他們,生活態度有沒有什麼不同?


明天你/妳想去看哪一齣戲?


Cabaret
presented by Toy Factory Theatre Ensemble, Singapore
28 July 2006 at Esplande Theatre, Singapore

Directed by Beatrice Chia-Richmond
Music by John Kander
Lyrics by Fred Ebb

Cabaret專屬網站:http://www.toyfactorycabaret.com.sg/
照片來源: SISTIC網站: http://www.sistic.com.sg/cms/events/index.html?content=106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owgingin 的頭像
    chowgingin

    趴趴走日記

    chowging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